网上书店

遁道

54.png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遁道 蔡楷誉著. -- 香港 中国文艺出版社,2021.5

ISBN  978-988-75179-4-8

 

① … Ⅱ… Ⅲ作品集社科作品-中国-当

代 ⅣI216

 

 

 

 

 

 

  

 

    蔡楷誉

责任编辑:  

封面设计:朱贻生 

出版发行:中国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

    址:香港新界火炭禾寮坑道18号联邦工业大厦6楼

开     本: 787mm*1092mm  1/16

印    张:16

字    数:320千字     

版    次:2021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988-75179-4-8

    69.00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图书如出现印装质量问题,请与中国文艺出版社中心联系调换)

 

 

目录

P 01 序.............................................. 维帧

上篇

P37 第一章

“道”本体。“道”,指的是万物本体及其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作为

万物的一种,人类各种行为的背后就是“道”的作用。“道”属于形而上

的范畴,是一种难以言明的实在,但没有实体,难以把握。所谓把握,

就是去了解万物变化至今的缘由以及去预测和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这就是人们想要去探寻和把握“道”的根本原因。

P43 第二章

“道”之用。人常常有欲,有欲就会想满足自己的欲望,就会对万

物进行区分,而区分就人为创造了善恶、美丑的概念。人在永远追求着

美与善,不同的人在不同时候对于美与善会有着不同的定义和追求。

P49 第三章

治世之法。老子认为圣人治理百姓时,要填饱他们的肚子并强健他

们的筋骨,这实际上就是满足了他们对饮食男女的需求。简化民众的心

思和意志,表面上看像是愚民政策,实际上真正能够简化民众心思和意

志的,不是类似于舆论控制政策,而是天下大治。如果政治不清明,国

家上下充满了各种矛盾,民众怎么会对统治者没有怨言呢?

P53 第四章

“道”的两个特点。既然“道”能够演化出万物,“道”必然诞生

在天地之前(天地也是万物一部分),同样能够承载万物。认为“道”没

有偏爱,是因为“道”会消磨过强事物的锐气和光芒,使万物都能够得

以存在。

P55 第五章

“道”与仁。天地所想的是使万物而不仅是人类能够存续,圣人所

想的是使全体百姓而不仅仅是某一部分人或者哪个人能够存续。

P59 第六章

“道”与国学。“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学的衰落意味着权威的离

去。不再有主流的观点,思想的限制就会变少,人们就会去探寻新的出

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涉及人类最根本的道理。后世的人

只要能够结合当下的环境,将深奥的道理以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可

以重新赋予经典新的生命——这或许是国学复兴的主要原因之一。

P61 第七章

天地以及圣人的作为。天地作为万物存在的场所,其存在与否取决

于万物是否存在,只有万物长存,天地才可以长久。圣人之所以为圣人,

是因为有“德”,能够造福民众。

P63 第八章

“善”之表现。“道”是无所谓善恶的,善恶是人对事物的区分,有

利则为善,不利则为恶。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人本质上是想要求善的。

人想要探寻“道”,其实就是为了求善,或者说为了实现人的想法。

P69 第九章

首与公器。既然财富和权势是公器,就不如把自己看作是财富与权

势的过客,只是暂时拥有,从不曾主宰。在使用财富与权势上,应该效

法圣人,将其用于为社会谋求福祉。

P71 第十章

圣人与“德”。于圣人自身而言,他能够做出实绩,不是因为他比常

人复杂,而是因为他比常人简单。因为简单,就能够专心一致,不受杂

念的侵扰;因为简单,就能够看清世事,意识到“道”的存在与决定性

作用;因为简单,就能够不辞辛苦而甘愿追寻和遵循“道”,可以借由对

“道”的体悟来做出实绩。

P73 第十一章

器物的作用。可以将这一段的内容理解为设计器物的准则,“有”的

地方赋予了器物特点和可能的作用,是器物的利益(价值)所在;“无”

的地方赋予了器物一定的灵活性,使器物真正具备了作用(使用价值)。

“有”与“无”的配合,在我们的生活中显得极为普遍而重要。

P76 第十二章

娱乐利弊。大多数人的快乐主要来自于比较。有高于他人的地方,

就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就会感觉自身的存在意义,从而感到快乐。入

世之人寻求快乐最正确的途径,莫过于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行,在

有所成就之后,再造福众人。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感到快乐,为众人

谋福祉的行为使他获得长久满足。

P85 第十三章

人的欲望。老子提倡圣人治世,他倡导人忘却自身,但心中存有天

下(即人间),并借用“道”来造福天下百姓。圣人心中存有天下,就会

有祸患。但圣人只需要维持身体的最基本欲望,所以圣人没有大的祸患。

P88 第十四章

空无。迎空无没有特点,就没有限制;没有限制,就没有差别;没

有差别,就无法辨别。空无没有时空的局限,存在却难以捉摸。想要探

讨它,只能强行给它取个名字“惚恍”,就是似存非存,或者干脆称为“空

无”,似有非有。

P90 第十五章

循“道”与人生。“道”无所谓善恶、是非、成败。人受制于形体,

有了局限,才有了这些观念。人生像是在走路,顺着不同的路走,就会

走到不同的地方,这些过程和结果的规律蕴含在“道”中。

P93 第十六章

寻“道”法。人追寻“道”,需要观察事物并加以体悟。人的欲望会

使人有预设的立场,很难看清事物的原貌。想要客观体察事物,必须尽

可能去除自己的欲望。

P95 第十七章

统治者的不同表现。统治者治理天下,有如医者料理身体。最好的

统治者犹如扁鹊的哥哥,对“道”有深入的体悟,有足够的远见,在局

势危急之前就能够洞悉并加以调整。

P98 第十八章

仁义。相对于“道”与“德”来说,“仁”与“义”所惠及的人显然

要少很多。统治者做不到施展“道”与“德”,只好去施展“仁”与“义”。

所以,大“道”被废,仁义才会出现。

P100 第十九章

为政方略。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什么呢?正确做法就像远古人类社会

的创立一样,给安于现状的大多数人以简要的答案,使他们心有所安,

控制他们的欲望,使他们不会盲目做错事。

P102 第二十章

寻“道”者之路。人看待事物有确切的答案,往往不是他对事物有

深入和实质性的理解,而是他受制于所处的环境,有了确切的立场。环

境总是在变,人在不同的时候会有着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容易让人

感到迷惑和不安,大多数人选择放弃思考,将视野停留在自身和当下,

以换取一时的安宁。只有小部分人愿意忍受不安,继续思索下去,这些

人就成了所谓的寻“道”者。

P106 第二十一章

“道”的特征与法。“德”是相对于人而言的,“道”则包罗万象,

大的德行是人对“道”有所体悟之后,总结出的能够使人类延续长久的

规律和方法。

P108 第二十二章

事物之变化。事物总是在两端之内往复变化。比如说,低洼会变得

充盈,充盈又会变得低洼;敝旧会得到新生,新生又会走向敝旧;稀少

会变得繁多,繁多又会变得稀少。值得注意的是,事物的变化只是一种

趋势,完成这种变化或许会需要漫长的时间。

P110 第二十三章

寻“道”。人应当如何去追寻“道”呢?应该舍弃自己的执念,即不

切实际的想法。愿意放下一切执念,就可以趋同于“道”;保留最基本的

欲望,就可以趋同于“德”;什么都不肯放下,就必然趋同于“失”,不

能对“道”和“德”有所体悟。

P112 第二十四章

用“道”。从根本上讲,人受制于形体,所以一定不能永恒存在,但

人们能够尽可能地使事物延续长久,就好比人虽然不能长生不老,但是

有办法可以活得更长寿一些。延续长久的方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控制

事物,使事物不超越它存在的范围,因为只要它仍然在这个范围之内,

它就仍然具备自身特点,所以它就仍然是它。

 

企业微信